故障內容 | 現象 | 原因 | 對策 |
螺紋精度差 | 螺紋牙角度不對 | 刀具裝夾不正確 | 將刀片的中心高度調整為0 |
檢查刀柄的傾斜度(橫向) | |||
螺紋牙淺 | 切削深度設定不正確 | 修改切削深度 | |
刀片的耐磨損性 或耐塑性變形性不足 | 請參照下面的“后刀面磨損快” 以及“塑性變形大”欄 | ||
精加工面差 | 表面損傷 | 發生切屑卷入或接觸 | 改為齒側面橫切,控制切屑排出方向 |
變更為M級3維斷屑槽刀片 | |||
刀片的切削刃側面發生干涉 | 檢查導程角,選定合適的刀墊 | ||
表面出現擠裂 | 產生積屑瘤(粘結) | 提高切削速度 | |
提高切削液壓力與濃度 | |||
切削力過 | 降低每步切削深度 | ||
表面發生高頻振動 | 切削速度過快 | 降低切削速度 | |
工件或刀具的夾緊不 | 再次確認工件與刀具的夾緊狀態(夾持壓力、夾持量) | ||
刀具裝夾不正確 | 將刀片的中心高度調整為0 | ||
刀具壽命短 | 后刀面磨損快 | 切削速度過快 | 降低切削速度 |
步數多,發生摩擦磨損 | 減少步數,減小切削刃摩擦次數 | ||
精加工步驟的切削深度小 | 以0.05mm以上作為標準,不進行0切削 | ||
左右切削刃摩擦不均 | 工件的導程角與刀具的導程角不一致 | 確認工件的導程角,選擇合適的刀墊 | |
崩刃、破損 | 切削速度過慢 | 提高切削速度 | |
切削力過大 | 增加步數,降低每步的切削力 | ||
在不穩定夾緊狀態下切削 | 檢查工件是否有振擺 | ||
縮小刀具懸伸量 | |||
再次確認工件與刀具的夾緊狀態(夾持壓力、夾持量) | |||
咬入切屑 | 增加冷卻液壓力,吹散切屑 | ||
變更刀具行進方式,穩妥處理切屑 (增加每步的往復距離,用切削液徹底將切屑吹散) | |||
將內孔切削方式變更為提拉加工, 避免切屑堵塞 | |||
工件上沒有倒角, 咬入時切削力增大 | 對入口與出口進行倒角處理 | ||
塑性變形大 | 切削速度快,發熱量大 | 降低切削速度 | |
切削液供給不足 | 再次確認切削液的供給是否有問題 | ||
提高切削液壓力與濃度 | |||
切削力過大 | 增加步數,降低每步的切削力 |